幼儿园大班教案

西装定制流程及面料选择-西装定制小课堂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并跟读《小小的希望》,初步理解《小小的希望》是对鸟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2、感受作品对小鸟的关爱之情,表达爱护鸟类,保护鸟类的良好愿望。

3、认读字词:“希望”、“这”、“那”、“往”、“张”等。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

活动准备:

大范例、字卡、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

你们听说过希望这个词吗?(出示字卡“希望”并解释希望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在这幅图中也有字精灵竖竖的希望,你们能发现竖竖的希望是什么吗?

二、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有谁?竖竖在对着谁说话?

2、你觉得他们会说些什么?

3、后来,竖竖带着小鸟来到什么地方?他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4、两幅图有什么区别?

三、欣赏课文,理解散文内容。

1、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作品。

2、提问:谁知道小小的希望是什么?

3、竖竖希望告诉小鸟什么(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示字卡“这”、那、往、张)

4、竖竖希望和小鸟飞到什么地方去,去做什么?

四、带领幼儿朗读散文。

五、游戏:叫醒字宝宝。

六、复习儿歌《,读书 。。》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知道多种植物种子的特点。

2.在观看视频、配对游戏中自主了解种子不同的旅行方式。

3.产生继续探究其它种子旅行方式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根据图画书内容制作的动画课件。

2.图画书《一粒种子的旅行》、种子实物若干、放大镜24个。

活动过程:

一、聊一聊旅行,导入活动。

教师:孩子们,你们外出旅行过吗?是怎么去的?

师:你们有的乘坐汽车、有的乘坐火车、还有的乘坐飞机去旅行。旅行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地方的风景。有一群植物的种子也想去远处旅行,它们是谁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二、观察交流,知道植物种子的特点。

1.分组观察。

教师:请你们到后面的桌子上仔细认一认,有哪些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交流观察。

教师: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种子,它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

三、观看视频,自主了解种子的旅行方式。

1.观看视频,自主学习。

2.幼儿交流,播放视频。

师:你看到了哪些植物的种子,它们是怎么旅行的?

3.教师:

在植物世界中,种子们各有他们特殊的本领。有的借助风力旅行,有的借助弹力旅行,有的借助动物出租车去旅行。

四、配对游戏,根据种子的特点选择旅行方式。

1.介绍操作要求。

2.操作。

五、观看视频,拓展经验。

1.观看水力旅行的视频。

教师:其实自然界的植物除了运用风力旅行、弹力旅行、借助动物旅行,还有些植物会用特殊的方法去旅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活动:

教师:鸭腱藤是怎么旅行的?这些种子真聪明,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旅行。那还有其它很多种子,它们又是怎么旅行的呢,这个秘密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图画书的名称是《一粒种子的旅行》。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再读一读这本图画书,了解更多关于种子旅行的秘密。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科学区投放《一粒种子的旅行》等关于种子旅行的图画书,幼儿继续阅读了解植物种子的秘密。

2.生活活动:在散步等活动中,引导幼儿继续观察了解植物种子的特点及旅行方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幼儿园的孩子是最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感到非常新奇,总想一探究竟。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真正地成为孩子发展的动力,我就尝试着在我们的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来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下面我就主题活动“鸟”来介绍一下。

一、主题来源

阳春三月,春意浓浓,世界万物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慢慢苏醒过来。饭后,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后操场的草坪上找春天,当孩子们欢呼雀跃地讨论着自己的发现时,徐季超小朋友拿着一片小小的羽毛来到我身边,用他稚嫩的声音问道:“赵老师,这是什么鸟身上的羽毛呀?”旁边围观的孩子都抢着说:“我知道,是燕子身上的。”“不对,是麻雀身上的”……这时候,徐季超又抬起头来问:“赵老师。是不是有人用枪打了小鸟后,小鸟的羽毛才会掉下来的?”看到孩子们这么关注这片轻轻的羽毛,而且还想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构想,就是让孩子们去了解鸟、发现鸟的秘密,从而去关注鸟、爱护鸟。于是,我们就开始了“鸟”的主题活动。

(分析: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特别关注,从而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提出质疑。那么碰到这种问题时,成人应给予相应的关注,让孩子的联想得以实践,让孩子的疑惑得以解决,这样孩子的这种瞬间产生的好奇心的火花才不会熄灭,并且会生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二、调查已有经验

为了了解孩子对鸟的已有认识,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个调查活动,让孩子们说说“我知道的鸟的名称”,孩子们说了很多很多鸟的名字,当苏开明小朋友说到“雕”时,胡陈超马上说出他自己的意见:“我知道,雕就是老鹰。”这个观点引起了其他孩子的争论,有的说:“雕和老鹰的名字不一样,所以雕不是老鹰。”有的说:“雕和老鹰长得一样,所以雕就是老鹰”……争论不休中,有的孩子为了证实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就走上来问我:“赵老师,雕到底是不是老鹰?”我故意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今天小朋友问了这个问题非常好,回家以后你们就去找这方面的资料,看看到底谁说得对。”于是,我们首先就展开了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终于获得了答案,原来雕不是老鹰,但是它们是同一科的,都是猛禽类。

(分析:由于孩子的知识经验不丰富,容易混淆事物,所以对事情就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发争论。但是我觉得这些争论正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导火索,有了争论就有质疑,有了质疑就会产生问题,重要的是老师如何点拨这根导火索,如何让孩子的争论变成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三、收集资料、交流介绍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孩子们收集了很多鸟的资料,有图书、、识字卡、鸟的羽毛以及实物鸟等等。

一天,张心仪小朋友带来了一张蝴蝶,她向大家介绍说:“我带的鸟的名字叫蝴蝶。”这时,翁少航听到了马上站起来说:“不对不对,蝴蝶不是鸟。”其他孩子也争论起来,我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蝴蝶是鸟,一派认为蝴蝶不是鸟。我们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聪明的王若愚小朋友把手举的高高的:“我知道,是‘蝴蝶是不是鸟’的问题。”经过我的提点后,孩子们的问题产生了,而且学会了概括和提炼。以后,他们就针对这个问题去深入探究。徐季超带来了他观察后的发现:“我发现蝴蝶有触角,小鸟没有的。”赵君磊带来了他姐姐的一本生物书介绍说:“蝴蝶是毛毛虫变成的,小鸟是从鸟妈妈生的蛋里出来的。”由此,我们得出了结论:蝴蝶不是鸟。

又一天早晨,贡弈桢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图书,他向大家介绍说:“有的鸟是不会飞的,企鹅就不会飞。”汪凯迪觉得很奇怪,马上问:“为什么企鹅不会飞呀?”这个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后来,贡弈桢把他带来的图书和同伴一起分享后才发现,原来企鹅的翅膀已经退化了,所以不会飞了。发现了鸟的这个秘密后,季雨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老师,我看到动物园里的孔雀也不会飞,是不是有很多鸟不会飞呀?”根据这些问题,孩子们乐次不疲地去寻找着、探究着。

(分析:孩子们在接受同伴信息的同时自己也在反馈、思考,在和他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碰撞。在这种碰撞中就会产生疑惑、发现问题,只要成人稍加点拨,

孩子就会很自然地提出问题。另外,孩子在提出问题后一定要去关注它、想办法解决它,那么,孩子才会保持长久的提问习惯,也会更深入、更有目的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四、参观、采访

孩子对一些资料上的鸟是不满足的。因此,我们就带孩子去实地参观了我们镇上唯一的一个鸟店。一来到鸟店,我们就被淹没在一片叽叽喳喳、百鸟争鸣的鸟的海洋里。孩子们满怀兴奋,但更多的是一种新奇,恨不得伸手去摸一摸、抱一抱。他们拉着鸟店里的老爷爷,争相提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王若愚:老爷爷,那只绿色羽毛的鸟是鹦鹉吗?它会说什么话呀?

胥冰清:老爷爷,这只长长尾巴的鸟叫什么名字呀?

翁少航:老爷爷,那种红色羽毛、一点点大的鸟叫什么名字呀?

徐嘉浩:老爷爷,这些鸟喜不喜欢吃饭?

赵君磊:老爷爷,这些小鸟关在一起要不要打架的呀?

汪凯迪:这些小鸟的嘴巴很尖,会不会咬我们的手指呀?

季雨:这些小鸟要不要经常洗澡的?

徐燕:老爷爷,这些鸟食都是些什么东西呀?

……

一次次的提问,在老爷爷一次次耐心地解答中获得满足。于是,孩子们知道了很多鸟的名字:娇凤、鹦鹉、八哥、芙蓉;他们也知道了要经常清洗鸟笼,经常给小鸟清理羽毛;他们还知道了那些小鸟喜欢热闹,喜欢和同伴住在一起……

(分析:环境是培养孩子问题意识的源泉。孩子们在环境中感受、体验、发现和思考。因此,我们应多带孩子进行实地观察和采访,在自己的发现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一、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团结祥和的欢乐。

二、准备

月饼,各种水果。

三、过程

1、环境创设。和学生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4、请学生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学生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学生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当观众。互相轮换。

四、建议

1、此活动可结合自然领域的活动进行。如在节前节后安排观察月亮、绘制“月亮变化册”等。

2、此活动为系列活动,分多次进行。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数学活动,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饼、水果等。

3、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或是月光下举行“中秋月光联欢会”,教师配乐为学生讲月亮的传说,讲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尝月饼、水果,赏月,举办化装舞会(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衣袋是人们衣服上用来装东西的用具,它既实用又荚观,平时经常看到小朋友绕有兴趣地谈论自己的衣袋。为此设计本主题,旨在为幼儿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充分交往,了解各种各样的衣袋,通过动手合作装饰衣袋,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动手创造能力。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大胆畅想,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一:奇妙的衣袋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衣袋的奇妙,既实用又美观。

2、通过谈话,鼓励幼儿主动、大胆地与别人交往。

二、活动准备:

1、布置“奇妙的衣袋”展览会(现代的衣服);

2、“衣袋的演变”录像;

3、幼儿穿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衣服上有口袋);

三、活动过程:

(一)参观衣袋展览,引导幼儿了解衣袋与我们的关系。

1、参观“奇妙的衣袋”展览会,与同伴交流讨论。

2、你看到的衣袋是怎样的?你最喜欢哪种衣袋,为什么?(引导幼儿从美观、实用的角度进行讲述)

(二)观看录像,帮助幼儿了解衣袋的演变历程。

1、观看“衣袋的演变”录像。录像衣袋的演变:

①很久以前,人们在腰间挂一口袋来放置东西;

②古时,人们将物品藏于肥大的袖口中;

③后来,人们在斜襟衣服上也装了一个口袋;

④近代,出现了中山装和西装,上面有口袋;

⑤现代,特别是童装,出现了形状、颜色、花纹和不同款式的口袋。

2、讨论:你们知道过去的衣袋是怎样的?有什么用?现在的衣袋与过去比,有什么变化?

3、小结:过去人们的衣袋主要是用来装东西,渐渐地,衣袋的装饰作用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三)自由结伴交流幼儿身上的衣袋。

1、任意结伴,相互说说幼儿身上的衣袋是怎样的?(引导幼儿从形状、色彩、安置的位置等方面讲讲)

2、请幼儿把自己衣服上的口袋介绍给大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这些奇妙的衣袋是谁设计的?

小朋友会不会设计漂亮的口袋呢?我们下节课也来设计。

活动二:小小设计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奇妙的衣袋,引导幼儿运用绘画、装饰、剪、粘贴等各种技能,设计出不同款式的衣袋。

2、鼓励幼儿创造美、表现美,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各种无口袋的衣服(用铅画纸剪出)若干;

2、装饰的衣袋样品几件;

3、剪刀、浆糊、毛巾、蜡笔、小彩笔、铅画纸。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我们已经欣赏了各种款式的衣袋,你们觉得它漂亮在什么地方?

2、教师总结:因为衣袋上有许多美丽的花纹、花边、各种漂亮的图案等等。

3、这些漂亮的衣袋是谁设计出来的呢?今天我们也来学做小小设计师,为衣服设计各种衣袋。

(二)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技能设计出不同款式的衣袋。

1、出示几种样品让幼儿欣赏,并寻找有装饰的衣袋。

2、幼儿自由欣赏,探索设计的过程与方法。(为幼儿使用装饰衣袋打基础)

3、幼儿表达,教师归纳整理衣袋装饰的步骤。

(1)先想好准备设计衣袋的款式。

(2)动手画、剪自己喜欢的图案。

(3)把图案摆在适当位置,粘贴在小组服装上。

4、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装饰衣袋,提醒幼儿注意卫生和安全。

(三)评选小小设计师。

1、小组代表介绍设计的衣袋:名称及制作特色。

2、师幼一起评价,看谁装饰的衣袋最有新意,评出班内的小小设计师。

四、延伸活动:

幼儿穿上自己设计的有口袋的服饰进行时装表演,从不同角度展示设计的衣袋。

活动三:动物“衣袋”的畅想

一、活动目标:

1、在对不同款式衣袋欣赏与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对动物“衣袋”的畅想。

2、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帮助幼儿体验竞赛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若干(不同种类)。

2、小旗一面,吹塑纸剪成的砖若干,供“造楼房”使用。

3、将幼儿分为5组,标上号码,造房子处也标上1―5号码。

三、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激发幼儿畅想的兴趣。

师:今天,小动物们也被邀请来参观小朋友的衣袋展览会,看完展览后,小动物们可羡慕了:为什么人类的衣服上有这么漂亮的衣袋,而他们却没有呢?小动物们都非常希望自己也能有个与众不同的衣袋。小朋友,你们愿意帮他们设计衣袋吗?

(二)以游戏“造高楼”的形式,组织幼儿进行动物“衣袋”的'畅想。

1、介绍游戏规则:

(1)将幼儿分成5组,每一组幼儿拿不同的动物卡片。

(2)师:我们现在来玩个“造高楼”的游戏,每一组幼儿合作,给一只小动物设计一个衣袋,如果小动物对你们设计的衣袋很满意,我们就给这一组幼儿盖一层楼房以作奖励。我们来比一比,谁设计的衣袋最奇特,哪组小朋友盖的楼房就最高。

2、示范游戏:

师出示马的卡片:幼师想给马设计一个衣袋,放在马脖子的下面,衣袋里可以储藏嫩草,这样马儿走到没有草的地方也不愁挨饿了。你们认为老师给马设计的这种衣袋好吗?

3、幼儿进行游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为了完成骨干教师研修班送教到园的任务,笔者设计了本节开放性的语言活动——《小猴出租车》。其中经历了三次试教。三易课案的过程,让我饱尝了磨砺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第一次试教片段回放

教师:小猴开着出租车遇到了大象。为了让大象能坐上去,小猴的出租车可以有什么变化呢?

幼儿(异口同声):把出租车变大!

教师:你们说得对!小猴的出租车可是辆神奇的出租车呢:他一摁按钮,出租车就自动“砰——”地一声变得又高又宽。大象坐上去,觉得一点儿也不挤。看来,小猴的出租车真是太神奇啦!

教师:送完大象,小猴又出发了。这一路上小猴还遇到了许多动物呢。(点击课件,出示小鱼、长颈鹿、蜗牛和刺猬。)他和这些动物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和你们组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

(教师要求幼儿分组看图讨论,以四个人为一组。组长拿着一张,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只有极少数孩子参与讨论。预想中应该很热闹的分组讨论活动显得异常冷清。)

案例分析

在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开放式的导入一一让幼儿自由创编,自主建构。在活动中,我试图通过反复暗示出租车的“神奇”来打开幼儿的思路,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并通过“大象”这一具有鲜明形体特征的动物来吸引幼儿对于改造出租车的大胆想象和阐述。然而,我示范讲述了大象是如何坐上出租车的情节后,幼儿创编中模仿的痕迹过重。教师的“示范”实际上局限和阻碍了幼儿的自主想象和自主语言建构。幼儿在活动中没有能够大胆地想象与创编,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讨论中幼儿也显得胆怯,没有设想中的激情。试教结束后,我在同伴(研修班学员)的帮助下对活动进行了调整:教师不再示范讲述小猴如何改造出租车,鼓励幼儿自己创编情节;以“神奇”为线导入活动,打开幼儿的思路;在分组活动时,让幼儿每组相对靠拢,注意幼儿能力强弱的搭配,方便幼儿讨论。

第二次试教片段回放

教师:你们见过什么神奇的东西吗?

幼儿1:我有一个溜溜球,每次一转就会发出红色的光。

幼儿2:我看过魔术师的表演,会从帽子里变出小鸟呢。

教师:哦,会变化的东西都很神奇。小猴的出租车就很神奇。一天,小猴开着出租车遇到了大象。你们猜猜大象会不会坐小猴的车子呢?

幼儿(齐):不会!

教师:为什么他不愿意坐呢?

幼儿1:大象太胖了!

教师(神秘地):别忘了,这可是一辆神奇的出租车啊。

幼儿1 (兴奋地):会变大!会变大!

(老师没有回应.接着说下去。)

教师:其实,这一路上小猴除了遇到大象,还遇到了许多动物呢。(出示小鱼、蜗牛和刺猬。)他和这些动物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和你身边的朋友讨论一下。一路上,小猴遇到了谁?小动物会不会上他的车?小猴的车是怎么变化的?

四个幼儿为一组,围在桌子旁,针对老师的提问进行讨论。

教师:讨论好了吗?哪一组的组长先来发言?

(幼儿沉默了。)

案例分析

改进后的活动延续了第一次活动中对“神奇”的描述,并将之扩展。这部分的改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分组讨论时让幼儿随意地围着交流,也使课堂气氛显得轻松起来。然而,活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过于强调不示范讲述,活动显得流于形式:在幼儿激动地大喊“会变大!”时教师甚至故意忽略幼儿的表达欲望。 2.在分组表述过程中,教师布置的任务量过大:“遇到谁?会不会上车?车会怎么变化?”实际上,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幼儿尚不能完整讲述前因后果。我们意识到,让幼儿自主建构需要基础,需要教师恰当的提问并对问题进行剖析。我再次将活动课案进行了调整:教师与幼儿共同分析讨论小猴遇到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动物体态特征,鼓励幼儿说出动物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将提问分解为三个层次,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的前因后果。

第三次试教片段回放

教师:小猴开着出租车,一路上遇到了大象、长颈鹿、小刺猬还有小鱼。他们会不会坐小猴的出租车呢?为什么?

幼儿纷纷摇头:不愿意。

教师:大象为什么不愿意上车?

幼儿1:大象太胖了!

教师:大象坐不下,所以不愿意。那小刺猬呢? (依次解决三个动物的问题,分析原因。)

教师总结:看来小动物们需要的是一辆神奇的出租车呀!

1.教师:小猴要怎么改造他的出租车才能让小动物满意?我们帮他想一想吧。 (分组讨论。幼儿随意地围坐在小动物周围。)

2.幼儿代表发表意见。(依次表述帮小猴想什么方法以适应小动物。)

3.经过你们的改造,出租车变成了一辆神奇的出租车。我们一起来邀请小动物们上车吧。(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4.送完了第一批客人,小猴开着神奇的出租车又出发了。一路上又遇到了许多动物(选一张动物)。想一想小猴会用他的神奇出租车怎么帮助他们?这次要讲清楚小猴遇到了谁?说了什么话?发生了什么事情?又是怎么解决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讲一讲,也可以讲给老师听。(幼儿个别讲述,教师指导。)

案例分析

第三次试教活动延续了第二次的活动构想。但在环节中更凸显了细节的处理。比如在创编之前,鼓励幼儿说出动物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又比如讲述过程由简到难,由分散到集中。改进后的讲述活动分为了三个层次:由理清动物与出租车之间的问题,到想办法改进出租车,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再到教师与幼儿集体讲述,帮助幼儿习得创编故事的技巧,最后自由创编讲述,实现了让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目标。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互动,并愿意大胆地表述。相较于第一、第二次的试教,第三次在不断改进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反思

语言活动离不开幼儿的讲述。幼儿“想不想说、会不会说、说得好不好”是衡量一节语言活动是否成功、是否高效的核心所在。《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将幼儿带人情境,“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在活动课案连续三次的打磨与改进中,我领悟到,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满足于“教”的需要,更要满足“学”的需要。幼儿的学习状态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

首先,在以幼儿讲述为基础的语言活动中,教师要及时提炼幼儿的语言要点,帮助幼儿理清思路,精炼幼儿的语言,让幼儿掌握表述的方法。教师在与幼儿的问答和回应中要灵活机智,适当总结,有效整合,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在语言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强化幼儿的成就感,鼓励幼儿表述,激发他们讲述或创编的激情。只有教师以“学”导“教”,巧妙地构思,根据幼儿的需要和能力合理地安排环节,积极地与幼儿语言互动,才能激发语言教学活动中思维的火花,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地“有话可说”。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三篇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一、 教材分析:

《增一分活泼,添一分情趣》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本课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作业是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而设置,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各种材料,通过看、想、画、做等方式进行创作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身边现有的物质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开发、设计和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创作意识。同时,本课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寻找、发现、利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全面体验艺术创作活动的愉悦。本课在指导学生设计应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废弃日用品进行加工再利用。通过自命题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将创作主题锁定在培养个性意识,关注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关注环保,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变废为宝、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艺术品,可以启发学生发现材料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培养手脑结合能力,提高审美认识和审美品味。

 (3).情感态度:能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品格。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在制作中体验发现美、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设计制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四、教学背景:

 本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丰富,但知识面相对来说不太宽,尤其是这种小科,学生有意识主动查找资料学习的很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上增大课堂容量,运用多媒体拓展知识面,欣赏大量的作品,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本节的课件就充分发挥了此项优势,欣赏了大量的作品,充分挖掘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亲身体验参与课堂教学。

 五、教学方法:

 1、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为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所得。

 2、引导教学法:教师首先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欣赏作品,进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分析和发现。

 3、谈话式教学法:采取谈话式教学法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展示几张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艺术品的)问题:

 你知道这些小工艺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你能看出它的制作方法吗?教师就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本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生活中的工艺品随处可见的现实。只要做个有心人,我们也能亲手制作小摆件或小挂件,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直观演示,讲授新课

 再欣赏作品并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应考虑些什么?教师启发、补充。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1.构思

 2.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材、准备工具

 3.确定制作方法

 4.实施制作

 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几种废旧材料的加工制作工艺品的方法()设置的问题:

 1.看一看这些工艺品是怎样加工而成的?

 2.这些又是怎样把平面的纸变成立体艺术品的呢?

 3.蛋壳都可以怎样加工成艺术品?

 4.易拉罐如何加工成工艺品呢?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利用废旧纸张,用撕、卷、折等方法或用粘贴、绘画、镂刻、

 包裹、粘贴、镌刻、剪等完成。

 之后详细介绍几种工艺品制作方法(教师可选择一两种详细讲解)

 1.易拉罐制作小桌椅。

 2.瓦楞纸制作的小猪

 3.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综合制作的挑水的女孩。

 此部分简单的方法由学生观察发现,复杂的教师根据情况选择1-2种详细讲解。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对美的直觉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对工艺美术作品的情感交流能力和独特的审美个性。

 (三)合作创作,拓展思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手中的材料特点,研究商讨能够制作什么样的小工艺品,并确定每个人的分工。学生进行讨论、汇报,这样有助于形成统一的思想,体验和分享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

 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小工艺品,要求创意新颖、趣味性强,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做完的同学按小组顺序把作品贴到展板上,让大家共同欣赏一下,看哪组同学做的又快又好!学生的创作欲望在此得到尽情展现,开始动手设计制作小工艺品。同时放出轻柔的音乐,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有利于创作。

 这一阶段是发展阶段,引导学生以知识间的联系为学习线索,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形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此方法学生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最后得于解决问题,突破难点。这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

 性探究学习的体现。

 (四)展评作品,鼓励创新。

 学生经过精心的制作,把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与评价。请小组代表谈设计思路及经验,并评出好的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一环节主要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培养学生客观评价事物的能力,既使同学间取长补短,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了制作、创造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最后再做总结,提出希望,使学生在创作的兴奋与期待中结束本课。

 七、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使美术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课件,一步步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能,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商讨、体验创造、自评互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让学生感到美无处不在,只要运用聪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就能发现美、创造美,大家共同行动起来,就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居室设计的基础知识,尝试色彩的搭配方法。

 2.提高学生对居室设计色彩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色彩在居室布置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合理的运用色彩搭配的方法布置一个和谐温馨的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得极大丰富,家这个生活空间,其功能由实用性渐渐趋向于精神世界的个性张扬。我们都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一起探讨这门关于家的艺术——室内设计。(板书课题)

 二、发展:

 家因人们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爱好等不同的因素而彰显着独特的魅力。首先我想请同学们到我的家里去参观一下,看老师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运用了哪些美术手段进行美化装饰?你看要对一个居室的内部空间进行设计,要考虑哪些基本要素呢?(思考室内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播放自制视频:)看完归纳六要素,见幻灯片。

 央视有一个栏目叫《交换空间》,同学们知道吗?这个节目是由两个家庭互换,按照对方的要求,去装饰调整他的居室。老师带来了这个节目的片段,我们看一下这个居室装修前后的变化。(欣赏视频)

 同学们这个居室的变化大不大?(大)这个居室除了它的装饰和布局和以前略有不同,变化的就是?(色彩) 看来,色彩要素在居室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会使居室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感觉,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居室设计中的色彩要素。(板书副标题)

 三、新授:

 1、色彩联想:

 在缤纷的色彩世界里,不同的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当我们看到某种色彩时,会将它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或某种事物联想到一起。比如说,我们看到红色,大家会联想到?(火、太阳等),这些东西带给我们的诸如温暖、热烈的感觉,又会对我们的情感产生影响,这叫做“色彩的联想”。(板书)

 现在让我们通过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去感悟自然界五彩缤纷的色彩,看它带给我们什么感受?(播放幻灯片)

 通过欣赏,同学们谈谈这些色彩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自由发言)

 同学们对色彩有着敏感的感悟能力,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将色彩的联想运用到我们的居室设计中呢?

 2、色彩的冷暖

 我们看色环,有冷色系与暖色系。居室设计要首先确定冷暖色系作为主色调,欣赏。当然任何色系的运用,都要注意主色调与点缀色的搭配,否则便过犹不及。 那么,怎样搭配才合理呢?

 3、色彩搭配:

 先看两个:A、B两图,居室布局,家具样式都是一样的,但是色彩搭配却不一样,他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感受?你更喜欢哪一种搭配方式?(自由发言)

 色彩搭配并不是将你喜欢的颜色一股脑简单的堆砌在一起。对照色环,分析两图的色彩的位置关系,引出邻近色搭配和对比色搭配,并欣赏相关色调的房间,谈谈感受:

 邻近色搭配:和谐、宁静、温馨、理智、柔和

 对比色搭配:活泼、鲜明、明朗、热情、华丽

 还有一种是只用一种色相,通过改变明度与纯度达到层次分明的效果,叫做:“同种色搭配”看幻灯片,注意变化。 我们今天学习了几种色彩搭配方法?(三种)

 四、实践:

 现在老师分到各小组一个布局相同的居室模型,请同学们当色彩设计师。现在小组商量一下,准备用什么样的色彩去装饰它,让它变得更加和谐温馨?(幻灯片出示问题)

 3分钟后交流,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把设想的方案变为现实,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好。完成后我们将评出室内设计师,有神秘大奖颁发哦。开始制作。

 五、展示交流:

 相同的居室经过同学们的设计,变成了五彩纷呈,具有独特魅力的居室。请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一下作品,互评。颁发奖杯。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同学们的设计能力都很强。色彩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不仅居室设计,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显示色彩的魅力,希望今天的学习能使你以后的生活焕发光彩!下课。

《环境艺术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偏重于现代环境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少而广,包括具有雕塑美感的欧洲园艺,又有带有石灯、石板步丁的日本庭院,还有淘制花盆编结成的各种景观等。按照教材上课,没有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只是欣赏了解。教师难备课,课也容易空洞,学生又没有设计基础和生活经历,很难参与讨论,教学很难展开。

 学生分析:

 现代初中生非常功利,在教学中碰到许多学生都认为美术对他没有什么用,欣赏课都是很表面的。学生只注重文化课学习,对于美术课学习在态度上很不端正。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就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在课堂设计中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他感兴趣或经历过的事情出发。美术课在学生看来,应该有动手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设计练习,从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学生都比较喜欢。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环境艺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环境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通过本课设计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身边的环境。通过设计、制作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4、了解形式 美感与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现代环境艺术的重要性及设计原则。

 教学难点: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整合学科:历史,音乐

 设计思路: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块。让学生对自己身处的环境进行设计,符合《标准》以及本课教学目标和内容,与学生生活贴切,学生有话可说,可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分组教学是课堂教学中能较好的开展讨论和实践的一种教学形式。校园环境设计重在学生的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是实践——设计,设计也需学生间的协作。采用分组教学非常适合本课的教学需要。按8人一组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一张学校平面图。

 教学过程:

 1、调查了解,导入新课。展示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缺憾的(课前拍摄校园实景)

 提问:

 A、学校喷泉好看吗,符合学校的环境吗?

 B、你喜欢校园主雕塑吗,适合校园的气氛吗?

 C、你喜欢校园建筑吗,下雨天你在走廊摔过跤吗,你喜欢教学楼的楼梯吗?

 D、你喜欢学校的绿化吗?E、校园整体环境符合你的需求吗?

 (环境艺术的重要性: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

 2、知识解析:现代环境艺术的概念。

 现代环境艺术是一种多学科的、全方位的、多元素的空间表现的艺术。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乡镇环境艺术设计,小到公共建筑的一个大厅、公园的一个角落、居室设计和路牌标志设计等。  环境艺术设计一般分外部环境艺术设计和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前者指建筑、雕塑、路牌标志、绿化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后者是指以室内、家具、陈设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

 3、优秀环境艺术设计欣赏:(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旅馆中庭共享空间的设计——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

 新加坡泛太平洋大酒店的大厅设计等展示

 学生思考:波特曼设计有什么特色? (环境艺术以人为主的指导思想)

 北京香山饭店——华裔美籍建筑师贝聿铭 谈谈这些作品在环境艺术创造上有什么特点? (讲究气氛、意境、特色和时代感,发挥环境艺术以“境“感人,贵在整体的语言特点。)环境艺术设计优秀作品欣赏

 4、师生讨论: 校园环境的气氛和特点。(宽敞明亮、活跃、清净、优美等)

 5、分组设计——校园环境艺术设计

 A、校园环境特点,确定设计思路。

 B、以人为主,创造校园环境,注重功能与形式、环境与建筑的结合。

 C、雕塑、喷泉、绿化等标注,文字说明。

 6、成果评价:(师生共评)平面图展示,同学文字说明。

 7、课堂小结。课后修改设计意见,形成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方案。

语文四年级《大树医生》课堂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能用学过的方法理解“罕见、灼热、医嘱、复苏”;理解“见证人”的含义。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大树医生拯救大树,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事。知道人们称山野忠彦为“大树医生”的原因,大树医生是怎样拯救大树的,并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大树医生和孩子们怎样护理大树的经过补充完整。

 3 从大树医生的故事中懂得“大树永远需要人们的帮助,而不是伤害”;感受大树医生对自然、对大树的热爱;并能联系生活,说一说保护绿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读文,读懂山野忠彦像一位真正的医生一样为大树精心诊治的过程,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写话。

 2、读懂大树医生诊治的过程,进行规范的表达。

 3、理解“大树永远需要人们的帮助,而不是伤害”的.含义。

  [教学准备]

 老师:相应的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并用学过的方法理解“罕见、灼热、医嘱、复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大树医生”是谁?为什么称作大树医生?

 2.根据学生所说 板书 课题:大树医生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 指名读课文小节,思考:你觉得大树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热爱大树、关心大树)

 2 默读课文的有关小节,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大树医生这个人的特点?

 三、学习课文7——9小节

 1 山野忠彦为什么要成为大树医生?

 2 为了拯救大树,山野忠彦做了哪些事?

 练习:山野忠彦查阅了( ),做了( )。为了让树木( ),他决定( )。他先( ),再( ),最后( )。他的方法( ? )!

 四、学习课文1——6小节

 1 出示: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找大树医生——山野忠彦了。

 “唯一的希望”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唯一的希望?

 2 男生读1——3小节,思考: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怎样备好一堂课》4怎样设计教案,确定一堂课的基本教学环节

一、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1. 首先,教者要博览与本堂内容有关的资料,如教学大纲,不同版本的教材、教参及其它资料,并能掌握,从而使教者具有一桶水,这样才能轻松地给学生一勺水。

2. 确定本堂的教学内容。为了保证一课一得,因而确定的基本原则是:

① 保证知识的完整性,相对的独立性

② 基本符合教学进度要求

③ 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

3. 找出本堂课的重点与难点,并确定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案。

4. 结合本节学习内容,思考好本堂课的教学方法。废止注入式、消灭一言堂、满堂灌,使用启发式,尽量采用发现法教学。

5. 完整地书写好教案。这就包括教学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引入、讲授新课、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下的新教师备课要求写详案。

6. 对本堂课各个环节教学时间作一个初步的规划和估算。为了做到心中有底,刚上讲台的老师最好在上课之前自己进行一次试讲。

7. 备好本节课所需要的教学用品,器材及示范的模型。

8. 选择好课堂练习题及课外作业题。为了把题目选恰当,教者必须把教材练习与本堂课有关的题目先自己做一遍,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选出有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的题目,根据学生程度不一的实际情况,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了使潜能生“受得了”,优等生“吃得饱”,可按作业题难易的层次分必作题、选作题。

9. 做好作业讲评的准备。在批阅上堂课的学生作业时,若发现了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共同性问题,或与重要概念公式相关的问题,教者要准备讲评。

10. 作好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规划好黑板上书写的内容,保证重点、难点内容放在黑板的正中央,尽量做到一节课不要抹黑板。

二、 上好一堂课是每一位老师综合能力的检验.

讲台虽小,却是我们每位老师表演的舞台。为了把每一堂课演成丰富多彩且又是能被学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节目,这就需要我们每位教师下一番苦功夫,花一番大力气。具体说来,要特别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 搞好新课的引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何恰如其分地导入本堂新学内容,这是教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数学课常用的方法有:

① 实例引入,然后上升到概念

② 用例证法罗列现象,找出规律,导出公式

③ 先用贴切的比喻形成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抽象思维导入理性认识

④ 先复习已学过的与本堂相关的知识为本堂的教学埋下伏笔。

新课的引入,最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大部份内容让学生自己完成,一方面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集中精力,集中思维,有利于下一步重点内容的讲述。

2. 突出重点。如果新课的导入是序幕的话,那么重点内容的教学就是戏的高潮,这一部份内容要在老师的启发下,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思维,要使学生集中精力听讲,形成一个思维的高潮。这时,上课的老师精神要振奋,讲述要清晰,语言要精炼,比喻要贴切。关键之处,最好以姿势助说话,以提高学生注意力。重点的概念、公式既要推理又要板